|
|
|
發表人:jialiwang |
發表時間:2005-9-25 5:08:00 |
|
|
|
以下是關于《EMC是什么意思?》論題的回復(共32篇,分3頁顯示) |
回復:電磁兼容(EMC)基本定義及常見術語
1、定義
電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簡稱EMC),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和頻譜資源的功能條件下,各種電氣設備可以共同工作,并不發生降級的科學。
另外一種解釋,EMC是一種技術, 這種技術的目的在于,使電氣裝置或系統在共同的電磁環境條件下,既不受電磁環境的影響,也不會給環境以這種影響。換句話說,就是它不會因為周邊的電磁環境而導致性能降低、功能喪失或損壞,也不會在周邊環境中產生過量的電磁能量,以致影響周邊設備的正常工作。
2、常見術語
以下是與電磁兼容有關的常見術語: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電磁兼容性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電磁干擾
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電磁敏感度
RE:(Radiated emission)輻射騷擾(俗稱:電磁輻射)
CE:(Conducted emission)傳導騷擾
CS:(Conducted Susceptibility)傳導騷擾抗擾度
RS:(Radiated Susceptibility)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靜電放電
EFT/B: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 burst)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
|
|
回復:請教:EMC和EMI之間有什么區別
請教:EMC和EMI之間有什么區別
|
|
回復:EMC和EMI之間有什么區別
電磁干擾(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有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兩種。傳導干擾是指通過導電介質把一個電網絡上的信號耦合(干擾)到另一個電網絡。輻射干擾是指干擾源通過空間把其信號耦合(干擾)到另一個電網絡。在高速PCB及系統設計中,高頻信號線、集成電路的引腳、各類接插件等都可能成為具有天線特性的輻射干擾源,能發射電磁波并影響其他系統或本系統內其他子系統的正常工作。
自從電子系統降噪技術在70年代中期出現以來,主要由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在1990年和歐盟在1992提出了對商業數碼產品的有關規章,這些規章要求各個公司確保它們的產品符合嚴格的磁化系數和發射準則。符合這些規章的產品稱為具有電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
回復:thank you
抗emi,原來是這個意思,明白了
|
|
回復:摘抄
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直譯是“電磁兼容性”,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符合要求運行并不對其環境中的任何設備產生無法忍受的電磁干擾的能力。習慣上說,EMC 包含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電磁干擾)和EMS(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電磁敏感性)。
所謂電磁干擾是指任何能使設備或系統性能降級的電磁現象。而所謂電磁敏感性是指因電磁干擾而引起的設備或系統的性能下降(的程度)。
因此,EMC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對所在環境產生的電磁干擾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對所在環境中存在的電磁干擾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干擾能力,即電磁敏感性不能太差。
|
|
回復:thank you,very good
thank you,very good
|
|
回復:電磁兼容性(EMC)
系統自己既不會發射電磁干擾到環境中去,又不會受環境中電磁場的影響和干擾。
|
|
回復:電磁兼容性(EMC)
對,說的不錯,是那樣的
|
|
|